索引号 | 003031320/201908-00470 | 信息分类: |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 |
内容分类: | 综合政务, 公民, 企业, 其他, 其他, DOC, | 发布日期: | 2019-08-11 |
发布机构: | 市文化和旅游局 | 发文日期: |
2019-08-11 |
生效时间: |
2019-08-11 | 废止时间: | 有效 |
名称: | 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90号提案的答复 | ||
文号: | 蚌文旅复〔2019〕25号 | 关键词: | 政协委员提案办理 |
民盟委员:
你提出的“关于关于充分推介蚌埠文旅品牌,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的提案”收悉,现答复如下:
一、关于创新发展模式
在文化旅游项目谋划、建设和招商上,充分挖掘全市优势资源,突出“文化旅游+”融合。推进“文化+旅游”,将禹文化、汉文化、花鼓灯等特色文化元素与涂山、天河、淮河等自然资源相结合,打造双墩-禹墟遗址公园;推进“文化旅游+中医健康”,培育禾泉农庄、海上明珠等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;推进“文化旅游+民俗”,打造湖上升明月古民居博览园。目前双墩-禹墟两个国家级遗址公园已经通过国家文物局立项,正在编制相关规划,同时纳入了全市文化旅游重点招商名录,积极开展对外招商。古民居博览园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中,山头景观、排水系统施工等基础设施正在抓紧施工中,古民居风情街施工,紫薇长廊南侧的专题文化景点、南北旅游集散中心、后勤服务楼内部安装工程也正在有序推进。在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,还广泛开展招商工作,在成龙环保艺术馆、徐锦江艺术馆进驻的基础上,5月份又和杨丽萍团队合作,启动了“杨丽萍艺术岛暨白族民居园筹建启动仪式”。对非遗技艺花鼓灯的传承和开发,我们将积极采纳您的建议,开发一系列花鼓灯卡通形象类的文创产品,推动非遗技艺产业化发展,为非遗传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二、关于强化品牌意识
围绕旅游新兴业态,打造旅游品牌。着力“旅游+健康”,打造了禾泉农庄、万绿文化园等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创客品牌;着力“旅游+教育”,打造了花鼓灯嘉年华、现代牧业等省级研学旅行基地品牌;着力“旅游+文化创意”,打造了蓝莓庄园等省级乡村旅游创客基地;着力“旅游+生态”打造了沱湖小镇等省级旅游小镇创建示范单位,形成立体式旅游产品体系。前不久,我们刚刚完成了蚌埠旅游宣传口号和宣传LOGO的征集,共征集到5000余条宣传口号和120余件宣传logo,通过专家评选、网络投票等方式,筛选了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口号和logo,下一步将会在旅游宣传中使用,进一步强化蚌埠文旅品牌。
三、关于宣传营销方面
一是政策激励。出台了《蚌埠旅游市场开放奖励办法》,针对组织游客到蚌的组团社给予一定奖励,进一步开拓蚌埠客源市场。二是统一外宣形象。开展蚌埠旅游宣传口号、形象标识征集活动,共征集到蚌埠旅游宣传口号5000余条,宣传标识240余件,确定统一的官方宣传口号和形象标识,目前正在通过旅游过境短信提示语、旅游公益广告等方式对外传播。三是构建传播体系。加入全省“1+N”品牌营销,在央视进行城市品牌传播。通过旅游宣传片、电视台文化旅游专栏、旅游指南、聆听蚌埠—蚌埠旅游故事书、乐游珠城—蚌埠旅游线路书、手绘地图、旅游公益广告牌、官方微博、微信、公众号等多种传播渠道,形成了移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补充的、全方位的宣传体系。四是办好节事营销。持续开展“蚌埠人游蚌埠”活动。围绕赏花采摘、特色节庆、民俗节日等开展以“欢欢喜喜过大年、桃花节、樱花节、采摘节、赏石节”等为主的“一月一节”活动,实现月月有活动、节节都精彩的旅游氛围。
办复类别:B
联 系 人:张仁良
联系电话:3117776
2019年7月16日